查看原文
其他

2500万度电,都是湿垃圾变来的?上海人认真分类的成果,看得见→

陈玺撼 上观新闻 2019-11-23


第三天啦!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

自7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

上海市民日益熟记分类技巧

时刻不忘垃圾分类


do(倒) ra(垃) si(圾)


各种晒分类成果之外

也有不少市民问:


我辛辛苦苦分类

到底有什么用?



有人质疑垃圾最后被装运车

混入一车

这个小观已报道过

网传上海垃圾分类“最后万物归一”?官方回应→


那么末端处置怎么样呢?


许多上海市民或许并不知道

近30个月用过的电中

有2500万度电其实是自己“生产”的!


随着上海湿垃圾末端处置能力进一步提升

将来,更多湿垃圾将转变为

源源不断的绿色能源“反哺”千家万户!



最新统计显示,上海目前湿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达5050吨/日,根据规划,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跃升至7000吨/日。近2000吨/日的新增产能中,位于浦东新区的黎明有机质固废处理厂二期就有把湿垃圾变成电的“魔力”。预计将于2020年投产的该项目,日均可以“吃”掉约700吨湿垃圾。


一期日均处置能力不过300吨,二期翻了一倍都不止,哪来的信心?“是每一位参与垃圾分类的市民给的!”上海黎明资源再利用有限公司总经理华银锋兴奋地表示,伴随着全市日益高涨的垃圾分类热情,黎明厂已经迎来了“黎明”。


在建的黎明有机质固废处理厂二期


曾经:源头分类不好,不敢扩大产能


站在整洁的厂区内,很难想象,5年前,这里曾是让周边居民深恶痛绝的垃圾堆场,各路垃圾在这里汇合,用好氧堆肥的方式来处理。翻仓时的恶臭,让下风口的村庄门户紧闭。曾在堆场工作过的宋先生告诉记者,哪怕是冬天,垃圾堆散发的热气也会引来厚厚一层苍蝇,铲车一动,便惊起一阵“黑云”。


在上海市和浦东新区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2013年,黎明有机质固废处理项目获批,采用对环境更为友好的厌氧制沼发电技术,于2017年1月开始调试运行。半年后,项目达到设计的处理量300吨/日。


黎明有机质固废处理厂一期内部


其实,对于上海整座城市甚至是浦东新区产生的湿垃圾量而言,300吨/日的处理能力只是杯水车薪。为何没有马上扩大产能?


“关键还是源头分类不尽如人意。”上海浦东环保发展有限公司园区生产部副经理陶毅见证了湿垃圾项目的从无到有。项目刚开始时,垃圾车运来的所谓“湿垃圾”让他记忆犹新:纸巾、封箱带、一次性餐具、饮料瓶罐,甚至还有棉花毯、煤气罐和居民家中的装修垃圾。因此,处置单位不得不在杂质的分拣上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即便如此,仍有大量杂质混入湿垃圾,一起进入厌氧处理罐,日积月累,严重影响到沼气发电的效率。


左图:厌氧罐,经过多道程序处理后的湿垃圾在里面待上25-30天

右图:沼气球,湿垃圾产生的沼气储存在内,供发电


2017年10月,被杂质“煎熬”了9个月的黎明厂不得不拿出“狠招”——不分类不处置,也就是由厂里的专职人员监督垃圾车,对它们卸下的“湿垃圾”进行评价,如果评为E级,则下次拒收。但即使如此,也没有马上取得十分明显的效果。华银锋表示,真要严格些,那个时候大多数运来的垃圾都不合格,可厂里又要保证基本的产能,最后只能自己辛苦分拣下。


现在:湿垃圾越来越纯,“黎明”来了!


去年,上海发布了《关于建立完善本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的实施方案》,明确要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全程分类体系,逐步彻底解决“混装混运”等问题,与上海卓越的全球城市发展定位相适应。而似乎也是以此为起点,黎明厂看到了“黎明”。


“从报表上看,评为D级和E级的车辆,一下子少了好多。”华银锋说,这让监督员们一下子“硬气”起来,以前肉眼发现一个单位的湿垃圾里有几个一次性餐具,就勉强放过门了;现在则毫不客气,最“客气”给个D,也就是警告一次,两次警告,下次不收!去年12月的统计显示,当月C级及以上级别的湿垃圾已经占到黎明厂来料总量的99%。


6月25日上午,记者在黎明有机质固废处理厂的湿垃圾卸料平台上看到,几乎没有杂质



垃圾车运来的湿垃圾有了变化

让黎明厂的职工们高兴不已

更让他们感动的

是市民的关心和体恤


记者在黎明厂采访时,正好遇到一个小学组织学生们来参观垃圾处置。当孩子们了解到纯净的湿垃圾可以发电时,眼中都迸发出光芒,争先恐后地向老师保证,回家一定会做好垃圾分类,还会监督大人们。听到这里,黎明厂每个人心里都是暖暖的,而这正是全程分类的意义所在——只有每个环节都确保垃圾正确分类,那垃圾进入末端处置环节后,才会更加高效地变为有用的资源。



随着越来越多高品质的湿垃圾涌入,黎明厂的发电效率也在不断提升。截至今年5月,黎明厂已累计用湿垃圾产沼1260万立方米,累计发电约2500万度,全部供应电网。如按照1吨湿垃圾约产生六七十立方米的沼气来计算,每七八公斤湿垃圾就可以发1度电。按照上海每户家庭湿垃圾的平均产生水平,大约每户家庭5天到一周的湿垃圾就能为全社会贡献1度清洁的生物质电。


“只要源头垃圾的干湿分离越做越好,未来,更多发电厂将开始接纳湿垃圾,前景肯定会越来越光明!”华银锋对湿垃圾的变废为宝之路充满信心,他更相信的是每一位上海人对垃圾分类的认真态度和钻研劲。


湿垃圾除了变成“电”

还有什么用处?


随着上海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生活垃圾将在源头“干湿分离”,更多湿垃圾会通过专门的收运渠道,被送到湿垃圾厂处置。


记者采访时,不断有湿垃圾专用车来厂里卸料,这些车辆收运的主要是来自餐饮单位和社区的湿垃圾


“过去,纸巾、塑料袋、塑料餐具、酸奶瓶……啥都有,经常卡住设备,或者导致末端产品质量低下。”闵行区餐厨再生资源中心的负责人杨元晖坦言,随着源头湿垃圾产生量的快速增加,湿垃圾的纯度一度让他们头疼不已。


但去年下半年开始,尤其是今年春节后,湿垃圾的纯度越来越理想,近期的杂质占比已经控制在15%以内,而这家湿垃圾厂设计的湿垃圾来料纯度“红线”恰好是不能低于85%。


经过前期筛检,混在湿垃圾中的干垃圾被分拣出来,并按照大小分别收集,再运至专门的单位处置。随着源头分类意识的提高,湿垃圾中的杂质会越来越少。


高纯度的湿垃圾,已经让处置厂尝到了“甜头”。在车间内,有一股淡淡的香味,类似酱厂或酒厂里的味道。


杨元晖告诉记者,这股香味来自湿垃圾资源化利用后的产品——土壤调节剂。只要控制好温度、压力和供氧等环节,生化处理机里的湿垃圾加入菌剂、搅拌后,等待10小时至12小时就能变废为宝,成为有些像“肉松”的土壤“补品”,十分畅销。


生化处理机上方,图中远处的卸料斗会根据电脑指令,通过轨道滑行到目标漏斗,将装好的湿垃圾倒入漏斗下方的生化处理机


图中一个个黑框白皮的大“箱子”,就是湿垃圾变废为宝的生化处理机。机器一旁用白布袋装的“黄沙”,是拌入湿垃圾的生物菌剂


湿垃圾厂的工人打包土壤调节剂


闵行区餐厨再生资源中心的产品还经过角逐,成功进入湖北市场,用于当地沿江土壤的修复以及水土流失的治理。在山东、浙江等地,上海湿垃圾变成的“宝贝”,也被广泛用于蔬菜、水果、药材、茶叶等种植用地以及盐碱地等问题土地的恢复、改良。


视频查看湿垃圾的“重生之旅”


处理厂的厂长们感慨

源头的垃圾分类水平有了实质性的提升


“感谢每一位认真分类的市民

他们看似不起眼的举手之劳

正是我们前进的根本动力!”




不清楚怎么分类?

戳下图

来做垃圾分类的小游戏~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陈玺撼

微信编辑:纳米

 

◢ 猜你想看↓↓↓

笑喷…上海垃圾分类,网友提问上热搜:毕业论文和掉的头发,都算啥垃圾?

堪比春运抢票!打了200多个电话仍报不上爱心暑托班…组织方:需求太大

注意:Wagas、西贝、瑞幸咖啡、捞王、呷哺呷哺……近期都被罚了!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上观新闻APP


“嗯,这篇正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